“那卡竹筒茶”,这四个字早已响彻茶界,成为了茶友们趋之若鹜的茶品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卡竹筒茶的世界,体验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。
那卡竹筒茶,源于云南西双版纳,是当地傣族、拉祜族、景颇族等少数民族饮茶的一种方式。已有百年的历史的它,起源于紧
在少数民族中,以云南勐海县那卡拉祜儿女所做竹筒茶久负盛名,他们将竹筒茶称为「腊朵」,意喻平安吉祥。而在清代时,那卡竹筒茶就名声远扬,每年需要上贡「车里宣慰府」。缅甸国王还将“那卡竹筒茶”指名为贡茶。
这根竹筒茶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。首先,需要选用秋季成熟的新鲜甜竹,不会太嫩,也不会太老。运回竹子后,截取大小适中的竹段,挑选普洱茶原料装入新鲜竹筒内。接着,是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把控火候,将竹筒茶放在火上反复烘烤,使竹汁充分浸润茶叶。
烤好的竹筒,再经过两三天的时间放在阳光下晒干,将竹筒表面的竹皮削去。当地人还习惯的在竹筒的中间开一条小槽,或者打几个小孔,防止茶叶受潮发霉,保证竹筒茶的品质。
在时间的磨练中,竹筒茶逐渐显露陈香,与竹筒的清香相互交融。这样的那卡竹筒茶,有纯正的茶香,又有清雅的竹韵,得天独厚,也不愧有如此繁琐的工艺。
茶汤金黄明亮,一片清澈,入口浓醇,喉感舒适,而且能感受到丝丝的甜味和糯糯的竹香味,的确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。
竹筒茶亦十分耐冲泡,大概7克茶,可以安心的泡十来泡,喝一整天。
总之,那卡竹筒茶,不仅是一种茶品,更是一种文化,一种情怀。如果你有机会品尝到这种茶品,不妨多泡几次,感受那卡竹筒茶带给你的魅力。